20141127_142250 這篇名搞得很像論文,又好像這本書談的是「社會環境的問題」,其實完全不是,又或者根本就沒有關係,但是在閱讀此書的途中,我卻越發的思考到社會環境的問題。

先介紹一下此書,當我看到它的書腰時,忍不住莞爾一笑,也忍不住要偷偷地想,真的是找了人卻沒人願意推薦,還是趕著上市所以沒空給名人閱書?(阿我以前也是編輯,很明白找推薦很耗時啊)

因為此書原版在亞馬遜上是2014年2月上市,並且也掀起風波,而同年11月我們就拿到了中文版,這速度真的很快(畢竟不是哈利波特),我也很讚嘆出版社的能力,這麼快就引進西方對ADHD的最新資料,能帶給國內更多相關的思考,這絕對是對社會有益的。

接下來大家不禁想問,既然書腰都說沒有人敢掛名推薦,我好大膽竟敢推薦它?而這到底是什麼書竟膽敢取這種挑釁的書名,敢公然的挑戰社會的認定?

但不得不說,這書名確實引起我的好奇,並且是帶著不以為然的那一種好奇心,而且光是書名,就足以讓我長篇大論的去質疑它的正確性了。(我只是個ADD媽媽而已,還不是專業人士)

此書作者認為,ADHD並非一種獨立的「病」,因為他在臨床上發現,這些ADHD的症狀都有其根源,所以ADHD只是根源病所發出的癥狀,所以ADHD並非是單獨的疾病。就像發燒,發燒本身並不是獨立的疾病,而另有個根源病所以導致發燒的癥狀,因此要治好發燒,並不是只給退燒藥就好,這並沒有找到源頭,如果找到發燒的原因是肺部感染,或是身體有某處發炎,要去解決它,發燒自然也就會消失。

以上就是簡單的說明了作者的立場和想法。所以他覺得只吃壓抑過動症的藥物根本就不是治本的,也認為過動藥物都是被濫用了(在國外濫用的比率比台灣高),只要孩子不乖,就一律吃藥,家長醫生都用敷衍的方式沒有去找出孩子的根本問題,所以他大膽的說過動症根本不存在,為的就是要挑戰一般的認知,去造成話題,以期避免很多病患被漠視而沒有機會找出真正病因。

一拿到此書,我自然要馬上依造自家小蛋的狀況,去核對一下作者的判別,我先列出本書第二部目錄裡所列出的ADHD病因:

第二部 引起ADHD症狀的病症和疾患
第5章 視力問題
第6章 睡眠障礙
第7章 物質濫用
第8章 情緒障礙
第9章 聽力問題
第10章 學習障礙    
第11章 感覺處理障礙
第12章 資賦優異
第13章 痙攣疾病
第14章 強迫症
第15章 妥瑞症
第16章 亞斯伯格症(泛自閉症障礙疾患)
第17章 神經化學注意力渙散與衝動
第18章 精神分裂症
第19章 胎兒酒精症候群
第20章 X染色體脆折症
第21章 其他病症(營養不良、缺鐵、甲狀腺機能亢進、腦下垂體腫瘤、早產、過敏、金屬中毒)

很可惜,我家小蛋除了第10章學習障礙是比較靠近的之外,都沒有作者所列的其餘ADHD成因!(好啦,小蛋不愛吃飯長得瘦小,如果要說他有點營養不良,我也沒話說,但也沒有嚴重到跌出該有的生長曲線外呀)而小蛋的語文學障問題,我也去找心理師諮商作過測驗,評估結果是比一般孩子還低落,但也尚未成為真正的學習障礙而需要申請特教資源!因此小蛋有沒有學障?等於在醫療上是被判定「沒有」了。(這個部分好想另闢專文討論一下)

而第21章裡,小蛋的過敏問題也很輕微,其他項目細看,也能知道小蛋並不符合描述或是並沒有高度的符合。(我的過敏還比小蛋嚴重,但並沒有add/adhd。)

那好笑了,以作者的觀點,小蛋的問題又會是什麼?(我也希望找到成因,永遠治好呀!)

沒有這些病因存在,ADHD就不會單獨存在?那小蛋看起來真的比較像是單純的ADHD(現在是ADD),所以當藥物一吃下,很明顯的,小蛋變得「超正常」,並不會如作者所描述的,藥物都沒有對症下藥所以效果不佳,但如果那麼多病患都沒有對症下藥而使藥物效果不佳,又為何作者提到他們有許多過度濫用利他能的社會隱憂?那也表示很多人吃利他能有效嘛,有效的結果才可能走上濫用一途。

又,是否沒效的病人才來找他,因此讓他找出這麼多病源而使他質疑ADHD根本不是病?  以此書的數據說,美國有11%的孩子被確診為ADHD,而他說沒有ADHD這種病,無疑是打臉所有確診ADHD的醫生一巴掌,此書剛出版時會造成軒然大波也是正常的。。。。但這確診的11%孩子當中,到底有多少是誤診?(除卻誤診之後,連1%的真實ADHD也都沒有嗎?這就有趣了。)

如果各位有看我的前文「過動兒媽媽認為什麼才是adhd?」就能知道,ADHD的確存在著許多誤診的問題,在我眼裡,作者舉例的這些書中案例,在在只是顯示病患被誤診,被草草定罪,他們本來就不是ADHD呀!這些案例只不過被誤診為ADHD,並不代表真正的ADHD就不存在呀?

話再說回來,我到底是不是在推薦這本書?我只能說,作者說的是正確的,因為誤診是很大的問題並且一直在發生著,還導致很多孩子正在吃不恰當的藥物,但我不認同作者對ADHD是「主病因」作了全盤的否定,否則你怎麼解釋我家小蛋?又怎麼解釋ADHD藥物使小蛋變得很好?而本書並沒有給我什麼實際上對小蛋有用的幫助,只不過更能呼應我在「過動兒媽媽認為什麼才是adhd?」一文當中的觀點。但若是才剛開始了解的父母,我倒建議去翻翻本書(本書的第17和21章,是我感到有用處的),去一一排除可能性,也許就能幸運的找到「病根」,那麼ADHD就可以完全被治癒了!(平時即使吃藥也只是控制,並不能治癒)而我不禁也期待小蛋強烈符合書中的哪一個問題,可以讓我永遠將他的ADD斬草除根!

我在質疑作者的觀點一路看下去的途中,開始產生新的發現!(嗯咳,終於到了本文的主題)(我的天!很長吼)

我開始懷疑,之所以作者沒有遇到像小蛋這樣子的「病患」,是因為社會環境因素所導致的!也就是說,像小蛋這樣的孩子(較輕症),在美國的教育環境中(作者是美國人),會因為他們重視個體特色的教育心態,而給予這樣的孩子個別化的教育空間,又加上他們不重視升學取向,不填鴨教育,因此就能個別開發孩子的興趣。

而我們的教育角度是屬於群體化的,應該說東方社會(日韓中都是)一直都是重視群體的多數而較為忽視個體的特殊性,這是一種文化價值觀的差異性,我們的文化較不注重個人,而且會因為大多數人的特色而犧牲少數人的特色。

因此特殊兒童如ADHD,他們其實沒有智商上的問題,就很容易被群體視為「異類」,他們的個別性會被視為「麻煩」,如果這樣的孩子在一個重視個別性的文化環境下,老師就會努力去找出他的優點,並且鼓勵他去發揚這個優點,也因為國外沒有絕對升學的教學壓力,因此老師和家長都可以不把成績當成目標,而是把啟發孩子的特殊性當成教育目標,這樣的目標用在過動兒身上,絕對很有助益。(ps:如果老師發揮教育熱忱後發現孩子依然無效,就很可能會通報建議是adhd。這當然還存有誤差,萬一遇上懶惰的老師,小孩只要難教就一律懷疑是過動兒,這不但是在美國,在台灣也都會出現的)(只是相比之下,在台灣齊頭式的環境中,會更容易被懷疑是過動兒)

試想,如果小蛋是在美國受教育,老師雖然發現他小學時很好動又不專心,但是孩子不專心本也就天經地義,於是老師嘗試開發他有興趣的科目,讓他多去專研他有興趣的領域,請問,小蛋還會被稱為過動兒嗎?當他上學時都受到鼓勵,都在學有興趣的東西,他的問題當然會大幅降低,甚至根本不能算是「病」,頂多只能算「壞毛病」。而且美國上課時數沒有台灣這麼多,所學的課業也沒有如此密集和有難度,他們重視的學習方向和我們很不一樣。(ps:並非美國就沒有不好的老師。不過,在我聽聞的不同親友分享他們孩子在美國上學的內容(少說就聽了4位),我覺得都是很恰當的教育方式)

我們的課表一直都是排得滿滿的,沒有孩子自己的自由時間,好不容易四點放了學,很多孩子還要去安親班或是補習。然而,我在美國的朋友,孩子都是下午2點左右放學,之後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如果是小蛋,他當時的好動就有時間和空間去消耗掉。精力有時間發洩,功課又是老師個別化的設計,根本很可能就沒有機會被診斷小蛋是有病的。

以下這個連結,是說明中國小三數學課本和美國加州小學同年級的數學課本比較:http://wechat.fingerdaily.com/thread-4806-1-1.html

(附錄:這是美國從幼幼班~8年級,2大主科的建議學習內容(連結的是數學科)。有興趣者可以用翻譯右鍵的方式翻成中文查看)感謝好友提供此資料

我並不想比較誰的教育方式較好(各國有各國的問題),我好奇的是,哪一種對ADHD/ADD的孩子比較好?如果輕症的小蛋在這樣的環境下讀書,頂多他因為這個「壞毛病」而使得總成績並非最優秀,但他還會是「有病的孩子」嗎?

也因此(我推論)這本書的作者才會說ADHD並不存在,因為他看見的都是因為其他疾病所導致有過動癥狀,一個如小蛋這樣的孩子,在他那個環境裡,是不會見到的。頂多小蛋只是需要老師比較費心的教導方式,根本就不到「疾病」的程度,不是疾病,當然就看不到醫生啦!

不過我也不想鼓吹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人就生在這兒了,認真適應這裡比較重要),只是想要了解ADD/ADHD的判別標準是否有文化社會環境上的差異?那到底是「個人疾病」還是「整體社會」的問題?

但最終我們還是在台灣受教育,就必須自己去適應這個大環境,因為批評它並不會改善我的煩惱。於是我們讓他吃藥,使他可以較為符合這個環境的學習標準,讓他和大多數的孩子比較相似,否則他就是格格不入的異類,甚至還是凡事都不合作的「壞學生」。

我知道有些父母十分不認同讓孩子吃藥以符合外界期待,但是不吃藥,他的壞表現卻會累積成極大~的心靈傷害,尤其是當孩子已經產生一連串內在與外在的嚴重問題時,還在堅持不用藥(或任何可以改善的方法),難道心靈的內傷就不重要嗎?一個人的世界是立體的,只要進入小學以後,只有父母誇獎他是不夠的,他會去從外界的眼光裡去評價自己,他會選擇相信外界的判斷,因為他凡事都搞砸,沒有人喜歡他,你要怎麼讓一直被罵被罰的孩子對自己有自信?

而只是去抱怨學校或是我們教育有多糟,一點建設性都沒有。如果有能力自己出國去不就好了?或是搬到鄉下去念實驗小學呀?既然都沒有這樣做,就是因為沒辦法選擇環境,所以利用藥物來協助孩子的問題,就是我的諸多處理方法之一(請看舊文,詳細就無法在此重複了)。而,小蛋真的改善了很多(當然不只藥物帶來的),這些種種的努力,讓他目前是一個功課中等但是快樂的普通國中生。

我還是在尋找可以「治癒」他的ADD的方法,在沒找到之前,日子還是一天天過。看了上面這本書,應該要慶幸他沒有其他更棘手的成因(如精神分裂),也更加釐清他不屬於哪個「病因」裡。

不管在哪個環境裡,或是有沒有被判定是不是ADD/ADHD,小蛋本身確實和普通孩子比較不同,他註定就是需要更多的關注以及不同的教養方式,這一點不論生在世界哪個角落,就是我們要面對的功課。而身在這個環境裡,也許只不過是父母多累一點,有被迫的機會更了解他一點,也難講就是因為在台灣,我才能寫出這一系列的過動文章,才能思考這諸多的方案,以及激發更多的耐心和毅力,並且與大家分享。

說不準,生在哪裡才是最好的?

 

 

PS:有時候會遇到一些不懂的網友,留言反對用藥控制孩子。我總是很感嘆大多數幸運的人,因為沒有真實經驗,光靠網路文章,或是自己的孩子輕微到不需要用藥,就去攻擊或質疑比他不幸的人們。

我從這裡學到,對自己不論在何處的每一個留言都要非常的  謹  言  慎  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山嵐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