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寫於台灣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交流園地社團

Sonterpdsou6f0180310116c32i0671813hu2iiu98c23lu40m62ai812 

看到有人發言有所感。我其實不太瞭解,為何用藥的孩子是令人心疼的事?

小蛋昨天晚上突然對我說:「原來我的暑假浪費了那麼多時間打電動!」這句話像電流一樣的通過我的腦子,有幾秒以為自己耳朵有問題。

暑假時因為剛考完會考,我也就睜隻眼閉隻眼,反正也講不聽,他愛玩就玩(暑假時停藥),長時間沒藥物時的他非常頹廢,只靠原始慾望而行動,從沒有過正向的思考,畏懼所有困難的活動。現在上了難度更高的普通高中,除了每一科都念不完的課業,還有吉他社要去練習,還選修了第2外國語,要志願留第8和第9節用課外的時間上西語課(當然有算學分)。

他遭遇前所未有的忙碌,我要幫他輔導功課都沒時間講,又因為難度和範圍大,現在週末一個下午都弄不完一科。我以為他會像以前一樣又漸漸崩盤。在這樣的背景下,他竟然說出那樣的話,實在是超過我預期和想像,我永遠都在後面追著他!

所以,小學時期是個風暴期,小蛋以前的問題幾乎和大家一模一樣!家長們要吃定心丸,只要你介入孩子的生活,好好經營親子間的關係(這才是最重要的),雖然風暴很大,桌子會被劈壞很多張(啊哈,必然性,誰是聖人?),但,孩子不會永遠都卡在那個關口,我們以為的絕望都只是「暫時性的假象」!

所以不要陷入自己的恐懼之中,來到這社團吸收許多前輩們的經驗,就是要給自己方向和明燈,而不要吸收負面資料去影響你的心,反而增強恐懼感,這樣面對孩子的時候,孩子是會感受到的,他會用風暴的方式把你的內心實現給你看,而且還是加強版。

關於用不用藥的經驗,本來就沒有絕對。有人吃藥而過得很好,有人沒吃藥用別的方式也過得很好,這裡面根本沒有對與錯,只有適不適合而已!但有許多人對藥物帶著負面心態在發言,這樣的發言即使沒有明說,卻能迎合家長的恐懼感。

所以如果你是帶著恐懼心的家長,看到沒吃藥就好像是明燈,看到有人討論副作用就更恐懼,就會立即被那些負面心態的文章所吸引,你將看不見中立的發言,只看見負面的討論並且牢牢記住,去餵養了你原有的恐懼感。

你在養大你心中的怪獸,而不是學習來降低它。

說起來,孩子的問題可能還單純一點,他只不過搞不定自己的生活,讓它一團亂。可是一個帶著恐懼感的家長,卻會增強孩子的混亂,但家長可能不自知。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將不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案,因為眼裡所見全是恐懼:全是恐怖的藥物經驗,全是自己做不到的方向。這樣要怎麼幫助孩子呢?

我以前也走過這樣的恐懼感,所以很清楚這是一個「階段」,因此建議處在這個階段的家長們,先清楚你的害怕是什麼?再來尋找能為你解答的討論資料,請排除會「增強你恐懼感」的資料,這裡是開放空間,會容納所有正面思想和負面思想的人,所以我們自己要去篩選「適合自己現在需要的討論」,不必帶無用的資訊回去。

回到我的初衷。

小蛋在我們多方努力之下,進步良多,藥物僅僅只是輔助,不是全部,但非常有用,我第一次看到他的自信心是有形的,雖然他的功課不是頂好,但他忙得很快樂,覺得自己有用處,而且好像辦得到。

我們用藥已經超過6年,他已經可以自己判斷哪天該吃藥,哪天要調整用藥量,沒有成癮問題,反而是清楚的成為藥物的主人。用藥很謹慎的原因是,他知道得到藥的好處的同時,他也要付出食慾不佳的代價,因此明明藥物幫助極大,他從未想依賴它,有很多時候他甚至主動要自我挑戰,那天不用吃藥。

藥物在一開始幫助他脫離谷底,讓他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於是累積了無數的正向經驗,讓他快樂而有信心(雖然還是需要家長一直扶著),哪裡值得心疼呢?我高興都來不及了,我很慶幸當初沒有再拖延用藥的時機,才能讓他不致受挫過久,當初也不吸收藥物負面資訊,因為我的負面恐懼已經過多,不需要再度吸收負面資訊來壯大自己的鬼!

那只有混亂我做出對孩子正確的判斷!

我僅僅是一個還在爬的過來人,孩子高中,所以可以回頭分享給比小蛋年紀還小的家長我們的經驗,我也向前,向比小蛋年紀還大的大孩子們和家長前輩們吸收他們爬出來的經驗。我們這裡就是這樣一個互助互惠,循環不息的地方。

請記得,篩選對你有用的正面資料,請不要吸收增加你恐懼的不適合資料,家裡的那隻小鬼是為你「量身定做」的,只有我們戰勝自己,釐清恐懼,強化勇氣,才能看清自己該走的方向,找出鎮住自家小鬼的最好路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藍山嵐煙 的頭像
    藍山嵐煙

    藍山嵐煙

    藍山嵐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