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的次數已經很多
昨天第一次嘗試用音樂法
選擇一片旋律安靜,舒緩的音樂,自己平日也聽的歡喜的(最好是音樂,不是唱歌的)
我選擇的是一片專為打坐聽的音樂,旋律柔和,非常緩慢
把音樂調小,不要用耳機,用放出來的音樂
調到一開始幾乎覺得聽不到的音量
就是有音樂,但不甚清楚的音量
然後找個舒服的姿勢(最好不要躺著,不然根本無法練習,而是練習睡覺)
讓腦子保持安靜
放音樂的目的是要讓注意力有地方集中
就放心的把所有專注力都放在那小的要命的音樂聲裡
什麼其它的雜念都不可以冒出來
調整腦波的頻率,讓腦波和那音樂一樣的放鬆與舒緩
就保持這樣,越久越好
本來覺得很小聲幾乎聽不見的旋律
隨著靜心的深度
感官會被放大,會變靈敏
我很驚訝的發現一陣子之後,音樂變的很清楚(雖然我一直懷疑機器有問題,怎麼越播越大聲?)
其實是我變敏銳了
當雜念去除,腦波改變,人的五官所接受的刺激,就會變的比以往更清楚,更乾淨
我很喜歡那種乾淨無灰塵的感覺,那才是我本有的感官敏銳度
一開始我發現聽音樂的確能不為一直趕跑雜念而覺得精神疲累
藉由音樂舒緩的頻率,比較容易專注在『安靜』之上
但是卻會進入新的問題
當我的腦波達到安靜之後,我可以進入更高一階的靜心深度
卻發現那個初階的音樂頻率
會干擾我的腦波進入更深
那個音樂的初級頻率一直拉著我,讓我難以離開它去到更高的地方
這時候我開始覺得那音樂好吵,好煩,糾纏不清
我的波動更大更拉長了,可是那個音樂的每個小節與段落是那樣的快速
逼著我一定要聽它的波動方式
所以我不得不關掉音樂
好擺脫它的頻率波動
很有趣的實驗
介紹給想靜心卻從未做過的人嘗試
音樂在一開始可以穩定神經,安撫過快又不穩定的波動
可是要進階,還是要安靜
就像一張空白的畫紙,才能讓人盡興的揮灑創造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