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推薦的書都是翻譯書籍,這一次要推薦的書則是本土的作者──王意中心理師的書,這本書是改版之後又換了封面,所以如果你發現有不同封面卻是同樣書名,那就是舊版的書了。至於我沒有機會翻過舊版的書,因此無法得知內容有多少差異性。
這本書我一翻到,便覺得很有趣,而且內容編排的方式很適合當「救急用專書」。怎麼說呢?
相信家有adhd/add孩子的父母或師長,一定會高頻率的遇到氣得半死又苦無對策的狀況,老是以情緒炸彈互相轟炸,其實於事無補,對方是孩子不懂得控制情緒解決問題,難道都已經成人的我們,還是跟他一樣只會發脾氣罵人而後一點也無法對問題有所建設性嗎?
我在小蛋還小的時候常常這樣,一直發脾氣,但是脾氣發完,自己還是知道問題沒有解決,而我要「解決問題」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只是生氣,所以氣完之後就很沮喪,因為很明白這都是無謂的征戰,於是就要學習從情緒風暴中去看到問題點,去思考該怎麼「解題」?
對一般孩子的「解題法」,很多時候對add/adhd孩子是沒有用的。儘管我「曉以大義」「開宗明義」「道德仁義」的說盡好話分析事情輕重緩急,太子爺決定不鳥妳就是鐵了心不鳥妳,就算被爸爸氣得轟出門,太子爺依然爽快的在門外罰站,拿隨手可得的小石頭在牆壁上塗鴉打發時間,時間太長就到樓下路邊去尿尿解決生理問題。。。
又加上,adhd孩子能招惹來的事情真是「極富創意」的處處考驗父母的智慧,每一次都能在妳的意料之內來個意料之外,所以老是有招變到沒招,焦頭爛額,其實很期待每天早上把他送出門上學去(丟給老師),又很擔心每天放學後他的歸來會順便帶回什麼麻煩當禮物(老師又丟給我)?
不過,以上這些情況,在小蛋高年級之後已經大幅下降,他也會因為長大而漸漸的適應學校生活與規範,也許比一般孩子慢很多,但是他自己也會找到出口,他也會去修正自己過往的錯誤,減少犯一樣的錯。
雖然每一種學習都要重複很多次的輪迴,但是,他總是慢慢的在改變著。
小學時期的問題比較是表面化的衝突與不守秩序,現在小蛋進入國中,面對的又是不同的課題了。
話再扯回來(也扯太遠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可以讓你很快的找到「現在面臨的問題」的解決方法,因此,以我自己而言,我並不是像一般書籍那樣,從第一章第一頁開始讀到最後一頁,而是跳躍式的,先找出我現在急需想要知道的課題,然後就先閱讀,其他課題可以暫緩,沒有什麼前因後果的關聯,你需要哪篇就讀哪篇,而且書上都教你「下手處」,而不是理論或分析,都是直接就可以使用的方法。
本書作者累積許多經驗,從他的描述中,往往可以令過動兒父母會心一笑,點頭如搗蒜,有一種盡在不言中的小趣味,他不是講那些不切實際的教養方法,而是真的就是給你一把刀,然後告訴你從哪裡下刀可以把問題切開,而後切除障礙,甚至他還可以預言接下來你會順便面臨何種問題,以及會延伸出何種可能性,一併給你方法和建議。
能寫到這樣,剩下的就是父母做不做的問題了!
不過如果你真的去執行,就會發現,每一個問題,用作者建議的方法,都是必須要進行數週或是數個月以上的長期執行模式,它還同時考驗著父母願不願意改變自己本有的觀念想法或作風。教養孩子,並不是今天你改變一個作為,明天過後就可以恢復舊樣,而是要徹頭徹尾的執行這個改變。
作者點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是要做到,有時候也是父母的內心革命。它不是你頭痛,醫生給你吃一顆止痛藥,隔天就好了那麼的簡單。
比如說有一章節我很認同,便是教導孩子把負面的想法轉成正面,作者舉例了很多方式,去訓練孩子如何導正負面的思想。但我看著看著,便起了一個新問題:如果父母自己就是習慣以負面來看待事情,是要怎麼教更加負面的過動兒去做正向轉念呢?
因此這本書之所以有用,是因為連父母都要一起做到,大家一起進化才行。不過作者可沒有叮嚀父母要怎麼改變自己,因為他是站在如何給予過動兒教養方案的角度,所以他不必管父母做不做得到,但其實你認真的看下來,就會發現,假如父母自己沒有跟著改變,那是不可能要過動兒也改變的。
就好像有一章也提到如何教過動兒控制情緒,但如果父母自己都無法控制情緒,又怎能處理孩子的情緒呢?
因此我覺得這是一本雙重功能的好書,除了有直接性的對付過動兒問題的方法,還同時是一本督促父母自我進化的書。其他還有幾百個問題(書名是301個,所以真的是幾百個方案)會使你很難在過動兒身上推動,例如我家遇到的就是他「不鳥你」,管你是天才好方法,他鐵了心不鳥你的時候,就像是仙丹能救命,你不吞下它,仙丹還是無法救你。
所以父母不但有了書中的好方法,還要因時因地因人,去活用這些方法,才能裝進孩子的腦子裡,或是在恰當的時機點打中他的心!這就是每家父母的功課了!
另外,我讀了此書,也發現自己早已經摸索出書中建議的許多好方法了,可見某方法是對過動兒有效的,在我家身上有效,也在大多數過動兒身上會有效,因此自己讀起來會很高興摸對了。另外書中也會告訴你過動兒不適合的方法,例如我本來就支持過動兒不適合罰寫(有過親身經歷),作者也認同罰寫是很不適合他們的,說得讓我狂點頭外加忍不住畫線,幾乎想印下來寄給以前給小蛋做許多罰寫的前任老師看。
301個教養方法,多到你用不完!我很理解許多剛確診孩子是過動兒的父母對未來焦急的心情,想做什麼,卻又不知從何做起?只能被動的在家裡等導師寫聯絡簿嗎?
那這本書可以讓你暫時吃下定心丸(我知道真的只是暫時),我們要相信自己,是因為方法還沒有用盡,而不是孩子沒有救,所以不要沮喪,不要無奈,方法就在書裡,我們只是還沒有用上手,還沒有貫徹,還沒有找到時機點而已,不是孩子完蛋了。
大家都要一起進化,孩子變好的同時,其實我們自己也會更敏銳,更會懂得善巧,更會說出適合別人聽的話,更懂得觀察與體會四周人事物的更迭,往最好的目標來說,也許adhd/add孩子就是一個逼著我們進化的禮物,因為我們有資格被磨練,所以才有了這樣特別的孩子。
以下是此書目錄: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