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著蛋蛋一起看了一段幼兒台的卡通(忘了是哪台)

就是很有名的『藍貓』,用立體卡通的方式,穿插主角人物的情節來介紹生態環境。

我以前不知看過哪一集,很不喜歡,所以一直以來只要開電視給蛋蛋看時遇到這個卡通,一定轉掉。

不過時間已久,我現在已經忘了當初為何不喜歡,所以昨天餵他吃飯時順便又看了一次,結果,我還是覺得這個節目糟糕透了。

故事情節似乎是有點連續的,但是每一集都介紹一個生態主題。

 

昨天的故事一開始便是主角藍貓帶著氧氣罩倒在海底裡,被一隻彩色的熱帶魚吵醒,似乎上一集這隻熱帶魚對藍貓做了壞事,所以藍貓一醒來就非常討厭牠,一直要趕牠走。

結果海底禿然震動,原來藍貓倒在一隻大海龜背上,細細一看,藍貓發現這隻大海龜受傷了,身上有好大的傷口,於是他想找自己的急救箱,可是卻不見了。

於是他游來游去找,那隻熱帶魚找到了,一直想指引他去醫藥箱那裡,所以纏著藍貓,結果藍貓很生氣的吼牠,罵牠揮舞牠走開,不要想再害他了。

找不到醫藥箱,藍貓想到可以找清潔魚來幫海龜清創傷口,於是到處游泳找清潔魚群在哪裡,結果找到了一群清潔魚,準備招牠們過來幫海龜。

這時候那隻熱帶魚發了瘋似的阻止藍貓,結果藍貓生氣的折下一根珊瑚礁當棍子一路追打熱帶魚,一邊嘴裡還一直罵牠,生氣的吼牠走開,滾開,我要揍你等等的話。

結果那群清潔魚發現藍貓便游過來,藍貓很高興的叫他們去幫海龜,結果那群清潔魚不但沒幫忙清創,還咬傷了海龜。藍貓嚇一跳,用手裡那根珊瑚礁棍去把魚群趕跑,打的打,踢的踢,踹的踹,魚群終於跑光了。

後來藍貓按了按自己的電腦,才發現這群魚是騙子,牠們假裝成清潔魚的外觀和游泳方法欺騙大魚好讓牠們靠近,結果卻會咬大魚,說他們是一群碑痺的大騙子。

後來藍貓才知錯怪熱帶魚了,向牠對不起,魚也原諒他,於是他們一起幫忙海龜清傷口。

結束。

 

我簡直要昏倒了。你們看出哪裡不對勁嗎?

第一:暴力取向,以暴制暴。

對於任何人,既使是不太好的人,我們可以教小孩使用語言暴力嗎?可以罵人打人嗎?可以折一根珊瑚礁當棍子揮舞著揍人嗎?

這是什麼暴力的世界?就算對方是壞人(例如那群假清潔魚),我們也可以使用暴力來對待壞人嗎?

我們可以教孩子像藍貓那樣的使用暴力(言語和行動)發洩自己的情緒嗎?

最後藍貓雖然跟魚道歉,為何魚一定要原諒他之前那麼蠻橫的行為?這個原諒使的暴力都合理化了,使的因誤解而產生的惡意是可以被原諒的。

第二:隨便折珊瑚礁當棍子?那我們在路上也可以隨便則一根樹枝拿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了?本來就不能破壞任何東西,更何況珊瑚是保育類的東西?!

第三:他介紹假清潔魚是碑痺的大騙子。怎麼可以以人類的本位主義來批評自然界裡的生物行為呢?

那麼是否教孩子在外頭看到不同自己文化,環境,思想方式的事情,都可以用自己的主觀態度去批評別人呢?

 

卡通看完了,你會記得什麼?

我也不記得我小時候看的那些知識性的節目,不記得看過什麼知識,但是節目裡的背後意涵卻可以馬上接收到靈魂裡。

所以沒幾個小孩會在多日後還記住世界上有假清潔魚這件事,可是卻會輕易的記住言語暴力,肢體暴力和批評的本位主義。

至少蛋蛋看完了,很興奮的說:那個人拿棍子要揍魚耶!(他沒想過魚也可以揍,覺得很新鮮)

看完節目我拼命對蛋蛋消毒。

可是我覺得他還是學到了可以對好事或壞事使用暴力,只要你喜歡,連魚都可以揍。

 

我常常注意的都是看不見的『背後含意』『背景意念』,我覺得這比知識還重要,知識好教,什麼時候學都可以,可是這種背後的東西是一種做人基本的態度,就很難教了,可是要學壞卻非常容易。

一般人教育常常也是注重知識,功課好還要學才藝,可是EQ呢?正直嗎?誠實嗎?可以不靠小聰明或貪小便宜過日子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藍山嵐煙 的頭像
    藍山嵐煙

    藍山嵐煙

    藍山嵐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