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事物的視野變的很奇怪,也許是變寬變廣,比較不因傳統直線性思維而受限。

例如給蛋蛋借一本童話繪本

故事是一隻鱷魚,用盡心機想騙樹上的猴子還有其他三種動物來到水邊,最後卻本性露出想一口吃掉那些被騙來想幫助他的動物,結果事跡敗露,沒有人要理牠了,於是鱷魚傷心的哭了起來(故事的用意是欺騙的下場就是沒人要相信你了)。

 

我看完故事想法卻不太一樣

我覺得鱷魚好可憐喔,牠肚子那麼餓,不動腦用計謀怎麼填飽肚子?

所以這種故事本來就不應該由鱷魚,或是獅子,老虎這類的肉食動物當主角嘛!

自然界裡肉食動物本來就這樣,怎麼能說牠們要吃別人所以就是壞人呢?

怎麼不想想也許有隻母獅自己都餓到快死,卻還強打精神打獵,因為有一窩小獅子等著媽媽打獵回來,再沒吃這一餐就要餓死?

所以不應該用自然界裡的動物行為來做這類的教育。

 

我是個腦袋結構異於常人的媽。所以要我讀兒童繪本會發生很多問題,繪本裡常常為了要加入教育性內容,而把故事弄得比較單純,比較硬『坳』。

我不知道別的父母在不在乎,看的出來或看不出來

但是像是上頭這個鱷魚的故事裡的情節在我眼裡就有問題,例如上回看藍貓,那群假清潔魚就是壞蛋。世界上只有人類才會出壞蛋。

我也不希望蛋蛋對鱷魚有不好的印象,就像看到蟑螂,蚊子,蜘蛛,也不可以憎惡牠。

在家裡,蛋蛋如果弄死小蟲或小螞蟻是要被罵還要跟牠對不起的。

我們都是用捕蟲網抓蚊子,抓到就放出窗戶外。

 

昆蟲的生命週期那麼短,也只不過幾天,幾週,或只有幾個月,牠來干擾我們也只不過為了活命。和我們漫長的生命相比,何苦趕盡殺絕?

現在殺了一隻蚊子,難道我的生命裡就會少一隻來叮我嗎?

可是我另外很在乎的是,對於干擾我的蚊子,要給牠『呼伊死』的這種情緒。

對於阻擾我的,煩惱我的,就應該讓他死嗎?因為今天牠是一隻小蟲所以我有能力殺也不會被怪罪

那現在不能殺了你最恨的老闆,是因為會被判刑是嗎?

所以不可以對任何生命有恨意,產生殺意,不可以用殺意來讓自己眼不見為淨。

其實不難,在有意念下,我們也已經落實好幾年不殺小蟲了

在無意之下弄死的小蟲,也只好抱歉。我也不會因為無意弄死小蟲就怕會有報應之類的極端想法。

不在有沒有報應,也不在蟲蟲是生是死,而是在於起心動念之前,那個最細微的意念是否良善。

從內心不起眼的角落開始就要是好人,從小開始應該比較容易教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藍山嵐煙 的頭像
    藍山嵐煙

    藍山嵐煙

    藍山嵐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