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沒事閒嗑牙 (109)
- May 14 Mon 2007 00:18
每個人的重要性
- Mar 28 Wed 2007 15:12
以垃圾為家的寄居蟹
到海邊玩,總不忘在石縫尋找寄居蟹,把牠帶回家養;或者撿拾漂亮的貝殼,帶回家做紀念。這些看似美好的童年記憶,卻讓寄居蟹找不到殼為家,只能背著各式各樣的塑膠瓶蓋、甚至破玻璃瓶為家。
景氣不佳,捕捉陸寄居蟹販售的無本生意竟然蔚為風潮,因而引發一陣寄居蟹寵物風,殊不知寄居蟹如果沒有天然棲地,死亡率超高,根本無法繁衍。
三分之一背垃圾殼 根據靜宜大學生態系助理教授劉烘昌最近在墾丁的觀察,寄居蟹下海繁殖的個體已經比二○○二年減少一半;加上海濱觀光地區高度的開發,寄居蟹無殼可居,近年來發現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寄居蟹,以人類拋棄的塑膠瓶蓋為家。
在墾丁海岸林研究陸蟹生態已有十年的劉烘昌說,以前幾個月才偶爾會遇到一兩隻垃圾寄居蟹,現在幾乎不用刻意尋找,每次來都會遇到。在某一天下過雨後,他進行誘捕,沒想到有三分之一的寄居蟹都背著垃圾殼,另外三分之一則是背了大小不適合的貝殼,在外面遊走,想要四處尋找一個舒服的殼。
但是這些替代品的質地脆弱,寄居蟹末端也無法穩當鉤住,殼無法形成保護,難以抵擋敵害。劉烘昌指出,在沒有安全保護的生理壓力之下,寄居蟹根本無法繁殖。他表示,寄居蟹是天生的「無殼蝸牛」,必須利用死去的貝殼為庇護,然而現今陸居寄居蟹棲息的海岸林地,觀光飯店及人工設施林立,造成陸寄居蟹的生存空間減少;加上遊客任意撿拾貝類及寄居蟹、老饕大啖貝類,導致寄居蟹找不到殼可換,被迫選擇人類棄置的塑膠瓶蓋為家。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施習德也表示,寄居蟹選擇垃圾殼的問題,以墾丁、蘭嶼等觀光勝地最為嚴重,尤其蘭嶼不如墾丁有較多的礁岩提供躲藏,因此寄居蟹的生態更加面臨險境。施習德指出,近來寄居蟹儼然成為寵物新秀,在全台夜市及網路上大量販售,成為寄居蟹生態的一大殺手。
無法傳宗接代
施習德表示,寄居蟹是雜食性動物,吞下植物果實協助植物散播種籽,同時也吃動物屍體,有利分解;寄居蟹同時也是小型哺乳類、鳥類的食物來源,因此寄居蟹的減少,將牽動整體海岸生態。只是目前台灣對寄居蟹的研究不多,也因為數量不多導致研究困難,只能呼籲民眾不要飼養、不要捕捉。
- Feb 27 Tue 2007 22:53
出書可以高興多久?
- Dec 25 Mon 2006 12:30
累的很爽的工作
- Oct 02 Mon 2006 00:24
偏財運可不可以累積?
- 四處張望有沒有人注意這裡?
- 有沒有人看到我看到地上的錢?
通常真的我就是第一目擊者,可是,在光天化日人來人往的地方,彎腰把錢撿起來,總是讓我感到異常尷尬,好似全場的人其實都偷偷在暗處瞄我一樣,我通常都受不了這樣的尷尬決定對地上的錢視而不見(不好意思不勞而獲)。當我洗完手再出來時,錢真的就不見了。(為什麼別人不會感到尷尬呢?)
昨天,步過樓下的大廳要出門,在出口處附近又見到一張紅著臉的新台幣一百塊對我微笑,好了,再度重複以上的連續反應,我還是決定對它視而不見,雖然當時不是人來人往,我還是沒有勇氣在社區監視器下把微笑的鈔票撿起來,我就這麼的,彷彿像是武功蓋世的大俠一樣,一副傲氣不可一世地瀟灑的飄然而去。
對,半個月內我就見到三張自由無主的百元鈔票在地上流浪。我的狠心讓我硬梆梆的離開它們,卻又忍不住在之後的幾十分鐘內暗自感傷。
拋棄了,又忍不住掛念。
『暫時不用掉這兩次偏財運,可以把賭本累積到下次來個大一點的吧?』
心裡這樣想才覺的舒服多了。
- Sep 29 Fri 2006 01:01
現在你想做什麼?
- 小孩都還是幼兒階段
- 工作已經累積到一定位階,也許還不到主管階級,但也都是穩定的收入,所以還需要仔細經營
- 對未來生活充滿計畫與夢想
- 對小孩教育高度重視
- 累積財富,為了要存教育費,保險費,房貸車貸,退休金和適時的全家遊樂費等等
聽了我的計畫,有以上背景的朋友們一律無言相視起碼好幾秒。接著,如潮水般的問題馬上湧來了:
第一個問題:『妳不覺的至少要先在那裡找到工作,而且那個工作可以養家才能搬嗎?』
第二個問題:『妳不覺的趁現在年輕應該留在都市裡好好賺幾年錢,要到鄉下可以等到經濟沒有壓力的時候再去嗎?』
第三個問題:『妳不覺的這樣的冒險,等到小孩中年級妳想搬回都市給他唸書,到時候換工作又要從零開始反而更辛苦嗎?』
我第一次遇到別人問我這些問題,我竟然完全不思索就能回答:
第一個答案:『每個人都被工作綁住才不自由,每個人的夢想都因為工作而要改變,如果工作放第一,那它永遠都是纏住你的那根鐵線,趁我們目前沒有固定工作,為何不能自由去找尋理想的居住之地?過想要的日子?趁著年輕萬一錯了都還有力氣回頭或改變。』
第二個答案:『經濟永遠都有壓力,除非我一夕發財,否則十年後我一樣在煩腦錢,二十年後也是,到時候我不但失去青春的動力,我還失去現在這個夢想,因為到時候一定會有新的牽絆讓我動彈不得,到頭來,我永遠都在幻想。過去的事其實很難再回頭去做,就好像我給蛋蛋買了很棒的組合玩具,連我都忍不住想坐下來好好拼出一個作品,但我卻坐不住,因為我已喪失兒童期對遊戲全然的投入,所以坐在那一下午拼一個玩具對現在的我而言是浪費時間。就像現在的我已沒有二十出頭時想環島的衝動,因為就算有這筆錢,現在的我還有更想去做的事。因此,現在想做的事不做,以後就再也做不了了,因為心境改變了,一切就變了。』
第三個答案:『我不怕從零開始,反正我已拋棄經濟給予的壓力才敢這樣冒險,如果小孩可以在自然的山海間長大,健康,快樂的當一個好的野孩子,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快樂童年,那這些交換絕對值得,一個完美的學歷不代表會有快樂的人生,一個健康的人格才能保障未來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走出自己快樂的路,這才是教育孩子的最終目標。更何況,我不是完全遠離都市,我家裡一定都還會從都市得到新書,新資訊,孩子的教育資源不會落後太多。』
我說完了,大家還是無可置信(或是不可理解)的無言以對。
一堆小孩還在吵,喔不,在玩。不過我開始發現自己掙脫痂瑣的心念與意願竟然如此難得。我的人生理想或計畫,不是只有說說和作夢而已。
- Sep 14 Thu 2006 23:32
照著感覺走?
- Aug 31 Thu 2006 12:32
離城出走
- May 17 Wed 2006 21:55
素食網站裡的專欄
- Apr 17 Mon 2006 23:34
其實也不全然美妙
- Apr 16 Sun 2006 00:53
意志力的強度

- Mar 28 Tue 2006 01:08
有機一日遊
- Mar 08 Wed 2006 23:35
活在食物的無知裡
- Mar 03 Fri 2006 12:06
最初級的安靜方式
- Feb 23 Thu 2006 15:15
靜的動能
- Feb 08 Wed 2006 01:35
心在門內,無法飛翔
- Jan 24 Tue 2006 00:54
懊悔
- Jan 20 Fri 2006 17:12
沒想過要懷念妳
- Jan 17 Tue 2006 02:05
怎能叫我不愛夜?
- Dec 04 Sun 2005 00:36
寧靜海